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浙江宁海人,是现代中国著名的画家和教育家。以下是关于潘天寿的详细介绍:
教育经历
-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
艺术风格与成就
- 绘画风格:潘天寿的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他的画作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笔墨雄浑,布局奇崛,意境高华,气势磅礴。他还擅长指画,成就突出。
- 代表作品:包括《小龙湫图》《烟雨蛙声图》《松石图》《晴霞》(指墨)《携琴访友图》《小龙湫下一角》《泰华赤松图》《抱雏图》等。
教育贡献
- 潘天寿是现代中国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中国画分科教学、首创书法篆刻专业、设置传统诗词等课程,其教学思想和主张深刻影响了中国画现代教育的发展进程。
- 他曾任上海美专教授、杭州国立艺术院国画系主任、国立艺专校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
社会职务与荣誉
-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等职。
- 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 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潘天寿的艺术和教育成就对现代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之一,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