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著名词人和宰相。
生平经历
- 冯延巳出生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其先彭城人,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父亲冯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
- 南唐开国时,因其多才多艺,被李昪任命为秘书郎,与太子李璟交游。李璟为元帅时,他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后,于保大二年(944年)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登上了宰相之位。
- 在任期间,因军事失利等原因,其政治生涯起伏不定,曾一度被官场同僚孤立,被南唐中主嫌弃。
文学成就
- 冯延巳是五代时期著名的词人,其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较大影响。
- 他的词作结构缜密,音律婉转,为日后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有词集《阳春集》传世,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单个词人的总集,在词的历史上有特殊的代表意义。
个人才艺
- 冯延巳多才多艺,工书法,其书法作品被《佩文斋书画谱》所收录。
- 他的诗也写得工致,同时能言善辩,辩说纵横,口才出众。
外界评价
- 宋初《钓矶立谈》评价他“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辩说纵横”。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其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冯延巳以其卓越的词作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