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1032年-1113年),字仲阳,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被誉为“儿科之圣”和“幼科之鼻祖”1。以下是关于钱乙的详细介绍: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钱乙出生于东平郓州(今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祖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1。他幼时丧母,父亲弃他远游,由姑母收养,并随姑父学习医术2。
- 医学成就:钱乙深耕儿科六十年,在小儿体质学说、四诊合参独重望诊、五脏辨证等方面颇具成就1。他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应小儿用的“五脏辨证”法和“保养养生”法,创制了“六味地黄丸”等有效方剂2。
- 职业生涯:钱乙曾治愈皇亲国戚的疾病,被授予翰林医学士,并担任太医丞1。他因治愈宋神宗皇子的疾病而受到赏识,得以在太医院任职2。
# 主要著作
-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去世后,其学生阎季忠将其生前的论稿、医案、验方等整理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三卷1。该书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系统地总结了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2。
# 轶事典故
- 救治皇子:宋神宗的皇子患病,多位名医诊治无效,钱乙被推荐入宫诊治。他开具的“黄土汤”药方起初遭到皇帝的质疑,但经过解释和验证,皇子服用后病情迅速好转,钱乙因此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提拔。
- 预言病情:有一次,钱乙为一位皇族小儿诊治后,预言其弟弟将患病,结果应验。他凭借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赢得了广泛的赞誉2。
钱乙的医学成就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儿科的基础,为儿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