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艾森克(Hans Jürgen Eysenck,1916年3月4日-1997年9月4日)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以下是关于汉斯·艾森克的详细介绍:
#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
- 艾森克出生于德国柏林,父母都是演员。两岁时父母离婚,由祖母抚养长大。18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他离开德国前往英国2。
- 在伦敦大学学习心理学,师从C.E.斯皮尔曼,并于1940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1。
- 职业生涯:
- 二战期间,艾森克在米尔希尔急救医院担任心理学家。战后,他在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创建了心理学系,并工作至1983年2。
- 他是《个性与个体差异》杂志的创始编辑,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书籍,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
# 主要贡献
- 人格理论:
- 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的三维模型,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2。
- 他认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并强调遗传与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相互作用1。
-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他与妻子西尔维亚·艾森克共同开发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用于测量人格的三个维度,该问卷在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1。
- 行为疗法:
- 艾森克是行为疗法的积极倡导者,对精神分析持批评态度,认为其缺乏科学性2。
# 争议性观点
- 智力与种族差异:
- 艾森克关于智力与种族差异的观点引发了广泛争议,他认为这些差异部分源于遗传,而非环境1。
- 吸烟与癌症:
- 他声称没有证据表明吸烟会导致癌症,而是认为个性、吸烟和癌症之间存在联系,这一观点受到烟草行业的支持。
汉斯·艾森克的研究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的某些观点存在争议,但他在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方面的贡献仍被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