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苡(1919年9月12日-2023年1月27日),原名杨静如,出生于天津,安徽人,中国著名翻译家。她先后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和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杨苡是翻译家杨宪益的妹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杨敏如的妹妹,也是翻译家赵瑞蕻的妻子2。
# 人物生平
- 早年生活:杨苡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杨殿邦官至漕运总督,叔祖父杨士骧官至直隶总督,祖父杨士燮曾任杭州知府、淮阴知府1。父亲杨毓璋留学日本,归国后在天津中国银行任职,与北政府往来密切1。然而,在她出生几个月时,父亲便因病去世,家族逐渐衰落1。
- 求学生涯:她在中西女校接受了十年基础教育1。1937年,在哥哥杨宪益的鼓励下,她冲破家庭束缚,前往西南联大求学,在那里接受了三年大学教育,并结识了许多著名学者和作家1。
- 婚姻家庭:在西南联大期间,杨苡与赵瑞蕻结婚,婚后育有一女赵蘅1。两人的婚姻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杨苡为了孩子,最终选择将这段婚姻维持下去1。
# 主要成就
- 翻译作品:杨苡翻译的《呼啸山庄》是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她也是此中文书名的首译者。此外,她还翻译了《永远不会落的太阳》《俄罗斯性格》《伟大的时刻》《天真与经验之歌》等作品。
- 文学创作:著有儿童诗《自己的事自己做》等作品。晚年时,她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细腻的文笔,口述了《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为读者呈现了她传奇而精彩的一生1。
# 人物评价
- 杨苡被评价为“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
- 她渴望自由,在山河破碎时,不做金丝雀,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1。
- 她乐观豁达,在晚年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1。
杨苡的逝世,让中国文坛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作家。她的一生,不仅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也为中国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作品和人生故事,将继续激励着后来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