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出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湖州,是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教育经历
- 1929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
- 1935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师从气象学家菲克尔,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
# 职业生涯
- 1938年回国后,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兼任清华航空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 1944年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代理所长、所长。
- 1950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首任系主任。
- 1966年,中科院成立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赵九章被任命为院长。
# 主要成就
- 气象学:最先将中国气象学从描述性科学发展为精确的物理科学,把经典气象学发展为大气科学,并扩充到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领域。1937年发表的《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是我国第一篇把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问题的论文,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
- 空间科学: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1964年秋,向国务院提交了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式建议。1965年,卫星研制正式立项,他主持了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
- 地球物理学:在中国创办地球物理系,积极组织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的协调发展,致力于研究、教学和业务部门的合作,创建了中国的地球物理学研究机构。
- 人才培养:培养了众多科学人才,如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顾钧禧、郭晓岚等著名气象学家。
# 荣誉表彰
-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学地学部,后为地学部)。
-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2007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1982年2月23日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7811的小行星命名为“赵九章星”。
赵九章以其卓越的科学成就和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精神和贡献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