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和诗人,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曾在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
- 职业生涯:1587年,莎士比亚开始演员生涯,并尝试写剧本。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随后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包括《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等,这些作品被认为是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
- 晚年与逝世:1614年,莎士比亚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他在故乡去世。
主要作品
- 戏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等,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 诗歌:他发表了154首十四行诗,这是他最后一部出版的非戏剧类著作。学者无法确认154首十四行诗每一首的完成时间,但有证据表明莎士比亚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为一位私人读者创作了这些十四行诗。
作品特点
- 语言风格:莎士比亚在写作中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语言(如民谣、�俗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
- 主题思想:莎士比亚的作品探讨了人性、爱情、友情、财富、正义、宗教、复仇、命运、政治等主题,展现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被许多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剧作家之一。
- 文化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对后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名字已成为英语文化的象征,他的作品被不断改编和演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研究与评价
- 学术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他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了莎士比亚的创作背景、作品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 评价与争议: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了高度评价,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如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等问题,依然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总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他的作品探讨了人性、爱情、友情、财富、正义、宗教、复仇、命运、政治等主题,展现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莎士比亚的作品对后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名字已成为英语文化的象征,他的作品被不断改编和演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