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幼名衍鹳,后改名衍鸿,字展堂,晚号不匮室主,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江西庐陵县延福乡青山村。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 教育背景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胡汉民中举人。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
# 政治生涯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民报》主编,从此成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
- 辛亥革命后,担任广东军政府都督。
- 孙中山逝世后,主持编写了《总理全集》。
- 曾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华革命党、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中担任要职。
-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12日,因突发脑溢血病逝于广州,享年57岁。
# 主要成就
- 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 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 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 参加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 主编《民国》杂志。
# 书法艺术
胡汉民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深厚,与于右任先生齐名,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尤以隶书著称。
# 人物评价
胡汉民本质上是一个书生,时代的巨变,风云际会使他走上了政治的舞台。他一生最令后世称道的便是其书法,其书名早已名满天下,为当时杏林书坛所重。
为纪念胡汉民的贡献,国民政府于广州市设立汉民路(今北京路);在台湾,高雄市及新北市中和区亦有汉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