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1899年9月15日—1962年2月9日),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以下是关于他的主要介绍:
革命经历
- 早期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考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并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内部,与钱壮飞、胡底组成“龙潭三杰”,为党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如及时传递了顾顺章叛变的消息,使党中央避免了重大损失。
- 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等职。参加长征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在长征途中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委员兼秘书长等职,领导情报部门为党中央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如获取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计划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
- 外交领域:任外交部副部长期间,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活动,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 情报工作: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领导中央调查部收集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材料,为党中央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其创建的情报工作架构和制定的《情报工作十二条准则》,为新中国构建了全方位的情报防御体系。
- 其他方面: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唯一一位没有带兵打过仗的开国上将。他还曾任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人物评价
毛泽东曾评价李克农:“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大特务。”周恩来也高度赞扬他的情报工作,称他为党的情报工作的杰出代表。
总之,李克农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