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开国名将和外戚。以下是关于曹彬的详细介绍:
个人生平
- 出身背景:曹彬出身于武将之家,其父亲曹芸曾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姨母张氏是后汉枢密使郭威的妃子。
- 早期经历:在后汉时期,曹彬担任成德军牙将。后周时期,因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而受到重用,历任引进使等职。
军事成就
- 征讨后蜀:乾德二年(964年),曹彬作为都监,随刘光义出征后蜀,以不滥杀无辜著称,战后升任宣徽南院使。
- 平定江南:开宝七年(974年),曹彬担任都部署,率军讨平南唐,成功攻克金陵,因约束部下不杀掠而享盛誉。
- 北伐辽国:雍熙三年(986年),曹彬作为东路军主将参与宋军三路攻辽,但由于孤军冒进等原因,在岐沟关之战中败北,导致宋军全线溃退,战后他被贬为右骁卫上将军。
政治生涯
- 入宋任职:进入宋朝后,曹彬改任左神武将军,并兼任枢密承旨。在宋太祖时期,历任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枢密使、忠武军节度使等重要职务。
- 宋太宗时期:宋太宗即位后,加封曹彬为同平章事兼侍中。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他被罢免为天平军节度使,后又担任侍中、武宁军节度使等职,并调任平卢军节度使。
- 宋真宗时期:宋真宗即位后,曹彬再次被任命为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并被召拜为枢密使。
人物评价
- 宽厚仁爱:曹彬以宽厚仁爱的品德和严明的军纪著称,在协助宋太祖赵匡胤平定海内、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后人誉为“宋良将第一”。
- 清廉谨慎:曹彬在征战中不贪财货,只取图书文案,班师回朝后主动承担责任,其清廉谨慎的品质深受皇帝器重。
后世影响
- 家族荣耀:曹彬的孙女是宋仁宗的皇后(慈圣光献皇后),因其孙女的关系,他累赠为太师、尚书令、鲁王。
- 历史地位:曹彬的塑像被请到太庙中,成为四十一位陪臣之一,与历代帝王共享皇家祭祀,其功绩和品德受到后世的高度认可。
曹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成为北宋初期备受尊敬的名将,为宋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