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原(1917年4月-2008年12月18日),原名关俊彦,河南省息县人,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以下是其生平主要事迹:
# 早年经历与教育
- 1917年4月,黎原出生于河南息县一个农民家庭。
- 193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接受现代军事教育,期间接触进步思想。
# 抗日战争时期
- 1937年军校毕业后,参加淞沪抗战,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曾近距离击毙日军。
- 1938年4月,因不满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无能,经董必武介绍,脱离旧军队加入八路军,并在抗大学习、任教,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 后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副营长、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参加保卫边区的吴堡防御战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粉碎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的封锁做出重要贡献。
# 解放战争时期
- 抗战胜利后,率部进军东北,参与改编长春伪警察,历任吉林军区警卫团政委、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七团政委、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团长等职,参加东北剿匪、三下江南、秋冬季攻势、开原攻坚战、黑山阻击战等战斗。
- 1948年11月,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参与指挥了奇袭宁车沽、强攻新河镇、保卫金钟河桥等战斗,随后参加围困北平、改编傅作义部队的战斗。
- 1949年4月,率部南下参加宜当战役,指挥了攻占雅雀岭、奔袭古老背、奇袭白云山等战斗,战功赫赫。
# 抗美援朝时期
- 1951年4月,任第四十七军一四O师师长,率部入朝参加第五次战役、临津江东西两岸、西海岸防御作战等战役战斗,带领部队在40多公里的宽大正面进行艰巨的阵地防御战,顽强抗击了美军10倍于我的火力攻击,与进攻之敌血战90多天,坚守住了阵地,并首创坑道作战等战法,受到志愿军总部和彭德怀司令员的通报表扬。
# 和平建设时期
- 回国后,历任副军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军长、军长兼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贡献。
- 1967年毛主席视察湖南期间,作为湖南省革委会主任,精心安排毛主席的住宿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毛主席的安全。
- 1969年,在叶剑英元帅被疏散到湖南时,顶住压力,以最高规格接待和安置叶帅,并悉心照顾其生活起居和医疗需求。
# 个人荣誉
-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 逝世
- 2008年12月1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黎原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深受党和人民的信赖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