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春
2025-05-07 11:14:30 浏览:158次 【



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明代文学家,“竟陵派”创始人之一。

人物生平

谭元春二十岁时已非常出名,与同乡钟惺结为好友,共同对明代空疏的学风、文风感到厌倦,想别立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来改变它,以匡正俗弊。二人合编了《唐诗归》、《古诗归》,在当时名噪一时,人称“钟谭”,他们所创诗体被称为“竟陵派”。谭元春喜欢纵情山水之间,曾游遍湘中、鄂西等地的名山大川,在南岳衡山游览时深为其秀丽景色打动,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岳归堂集》。

谭元春一生多年奔波在科举路上,深受科举考试之苦。江夏令西安徐日久、督楚学钱塘葛寅寅亮虽赞赏其文章,却未能录取他。后适逢恩选入太学,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以恩贡上京,却未能登第。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崇祯年间,活动于南京、苏州、杭州一带,与“复社”名流茅元仪、宋献孺等往来,诗酒唱和,并写下《游乌龙潭》等风格秀雅的散文名篇。崇祯十年(1637年)入京会试时,不幸病死在旅中,终年五十二岁。

主要成就

谭元春为明末文学流派竟陵派的领导者和代表人物,与钟惺齐名,号称钟谭。他论文重视性灵,反对摹古,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所作亦流于僻奥冷涩。其诗歌将日常琐屑小事融入诗中,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进行叙述,时有天真之趣,也有以倾注感情见长的诗歌,还有冷僻拗涩之作,以描绘寒冷幽僻意象见长,诗境灵朴苍寒。他的散文善于摄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言简意赅地表达思想,说理透彻,叙事脉络分明,人物栩栩如生,情感真挚动人。著有《岳归堂合集》10卷、《谭子诗归》10卷、《鹄湾集》14卷、《谭友夏合集》23卷、《谭子遇庄》3卷、《岳归堂未刻诗》(不分卷)、《鹄湾未刻古文》(不分卷)等。

人物评价

陈衍总在《石遗室诗话》中评其诗:“竟陵之诗,窘于边幅则有之,而冷隽可观,非摹拟剬窃者可比。”黄宗羲在《明文授读》中称其散文:“皆一片性地流出,尽洗书本积木之气,凄泊人心腑间,如吞香咽旨,虽欧、苏不能过也。”


数据盘号:9002-0421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

    文学家
  •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历史学家
  •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文学家
  •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官员,也是..

    文学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