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
2025-05-06 15:34:49 浏览:85次 【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以下是关于冯异生平事迹的详细介绍:

人物生平

- 归顺刘秀:新朝末年,冯异曾任颍川郡掾。22年(地皇三年),刘縯起兵,冯异奉命监护五县,与父城县长苗萌据城抵抗汉军。23年(更始元年),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刘秀率军攻取颍川,进攻父城,未能攻克,冯异外出巡视属县时被汉军捕获。经堂兄冯孝及同乡人保荐,刘秀召见冯异,冯异表示愿献上所监五城以报恩德,得到刘秀赞赏。冯异回城后劝苗萌一同归顺刘秀,苗萌同意。刘縯遇害后,刘秀回还宛城,冯异始终坚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权,并多次击败更始诸将的围攻。刘秀任司隶校尉经过父城时,冯异开门迎接,被任命为主簿,并推荐了许多同乡为官。

- 随征河北:刘玄欲派刘秀经营河北,诸将反对,冯异劝刘秀与有实权的尚书曹诩交好,最终刘秀得以前往河北。刘縯遇害后,冯异宽慰刘秀并进言,劝其收揽人心发展势力,刘秀采纳。到邯郸后,派冯异与铫期巡行各县,审理释放囚徒,抚养鳔寡,冯异还暗中调查各郡太守对刘秀的态度。24年(更始二年),王郎在邯郸起事,刘秀率部南逃,在无萋亭冯异煮豆粥供众人充饥,到南宫县又煮麦饭解饥。刘秀入据信都后,命冯异至河间收兵,授偏将军,此后冯异随刘秀击破王郎、平定河北,因功被封为应侯。

- 镇守孟津:刘秀平河北后,刘玄派大军镇守洛阳,刘秀为巩固统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与寇恂共同抵御朱鲔、李轶。冯异通过写信劝降李轶,使李轶按兵不动,趁机攻取多地,扩大了刘秀的势力范围。

- 平定关中:25年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协助刘秀平定关中,多次与赤眉军交战,最终成功平定赤眉军,稳定了关中局势。

人物评价

- 史籍评价:《后汉书》中评价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其战功显赫,与岑彭、贾复等名将齐名,被赞为“阳夏师克,实在和德。胶东盐吏。征南宛贼。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 历代评价:现代史学家白寿彝认为冯异不光战功卓越,而且在政治治理方面也很有一套,为人谦虚,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轶事典故

- 大树将军: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每次军队停下来休息时,将领们都争功论绩,冯异却总是一个人躲到大树下面,因此得名“大树将军”。

- 披荆斩棘:冯异曾在关中平定赤眉军,刘秀指着冯异对满朝大臣说:“他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披荆棘”本是刘秀夸奖冯异的征战之功,后变为“披荆斩棘”一句成语,比喻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或克服创业过程中的艰难。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冯异与赤眉军作战时,起初失利,但最终在另一场战役中取得胜利,刘秀玺书褒奖冯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为一句成语,比喻开始失败了,吸取教训后最终取得胜利。

冯异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谦逊的品格和忠诚的精神,为东汉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名将之一。


数据盘号:9002-0303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是东晋时期的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军事家
  •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临桂(今属桂林市)人,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

    军事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