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是明朝著名的权臣和书法家。以下是严嵩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生平经历
- 早年仕途:严嵩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初入仕途,授编修。后因疾病退官回籍十年。正德年间复官,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
- 攀升权力:嘉靖七年(1528年),严嵩迁南京礼部右侍郎,后升吏部尚书。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逐步进入权力中枢。
- 内阁首辅:严嵩利用嘉靖帝对道教的痴迷,通过撰写青词等方式获得皇帝宠信,逐步取代夏言成为内阁首辅,执掌国政近二十年。
主要事迹
- 排除异己:严嵩为巩固权力,打击政敌,迫害忠良,如夏言、曾铣等,导致朝政腐败。
- 贪污受贿:严嵩与其子严世蕃收受贿赂,卖官爵,导致官场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
- 败坏朝纲:严嵩专权期间,吞没军饷,废弛边防,加剧了“北虏南倭”之患。
晚年结局
- 失宠倒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罢职后被削籍抄家。
- 凄凉离世:严嵩晚年寄食墓舍,两年后老病而死,结局凄凉。
严嵩虽然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但其政治生涯以腐败和专权著称,被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