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他是唐朝的名臣和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的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的从弟。
生平经历
- 早年生活: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非常孝顺。
- 入仕为官: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
-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河北义军对抗叛军,被推为盟主,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
- 晚年遭遇:唐代宗时,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书法成就
- 颜体楷书:颜真卿的书法精妙,擅长行书、楷书。他早年书法受外祖家殷氏、张旭影响,广汲蔡邡、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之营养,融会贯通,形成其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在中国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为百世之宗。
-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 代表作品:其书迹除《祭侄季明文稿》被公认为真迹外,其余作品真伪尚有不同意见。著名的作品还包括《多宝塔碑》、《颜勤礼碑》、《东方朔画赞碑》等。
文学成就
颜真卿亦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陵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颜真卿不仅在书法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政治上也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名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书法作品和人品至今仍被后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