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1616-1686年),字石生,号贞庵、昆林,直隶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人,是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和理学家。以下是他的简介:
#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魏裔介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好学。7岁入学,15岁考中秀才,27岁中举人。
- 步入仕途:31岁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历任工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太常少卿、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
- 政治生涯:在朝25年,辅佐顺治、康熙二帝,上疏二百余道,内赞政典,外筹军务,皆中机要,为清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晚年生活:康熙十年,以老病乞休,参修《清世祖实录》,进位太子太傅。康熙二十五年,病逝,谥文毅。
# 主要成就
- 政治方面:他提出许多关乎朝廷典制的建议,弹劾贪官污吏,关心民间疾苦,为清初的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 理学方面:深研理学,著有《理性大全》,成为“学宗朱子”的理学名家,编有《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致知格物解》、《希贤录》等。
- 文学方面:诗宗陶潜,文崇韩愈,主张不必“随古人论断为是非”,而应“得其肯綮之所在”,有《兼济堂文集》传世。
# 人物评价
魏裔介被称为“乌头宰相”,因其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他敢言直谏,清初“诸大典”多依其“奏议所定”,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著述家、书法家、易学家。
魏裔介的一生,无论是在政治、理学还是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