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让之(1799年-1870年),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是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1。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 艺术成就
- 篆刻:吴让之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他少时追摹秦汉印作,后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并综合自身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篆刻作品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广受赞誉1。
- 书法:他的书法以篆书和隶书最为知名。篆书点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灵动典雅,颇具妩媚优雅之趣,在晚清书坛享有很高声誉,对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等均有影响。隶书则结体中心紧敛而肢体舒展,富有古意,被誉为清初以来篆隶书体创新者之一2。
# 生平经历
吴让之早年居住在仪征,青年时期因从事科考,常往返于仪征、泰州等地,与当地文人雅士交往,建立友谊。中年后长期寓居扬州,以卖书画刻印为生。咸丰三年,为避战乱,流寓泰州,在泰寓居十年,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重修泰州考场记碑》等,在泰州笔颖楼等地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2。晚年生活落魄穷困,栖身寺庙借僧房鬻书,潦倒而终1。
# 代表作品
- 篆刻:《吴让之印存》等。
- 书法:《再生人三乐三忧帖》《梁吴均与宋元思书》《宋武帝与臧焗敕》等2。
- 绘画:《花卉册》等,其花卉画以没骨法与写意技法相融,笔法流畅洒脱,墨色淋漓尽致1。
吴让之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更在于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他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