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里达
2025-04-27 09:46:59 浏览:36次 【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8日)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2。


# 生平经历

- 1930年7月15日,德里达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埃尔比哈1。

- 19岁时回法国就学。

- 1956年至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 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

- 60年代末开始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2。

- 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2。

- 1983年起任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EHESS)研究主任。

- 还是国际哲学学院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法兰西公学院名誉教授。

# 主要理论贡献

- 解构主义: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2。他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认为文本没有固定的意义,意义是在不断的差异和延宕中产生的1。

- 延异:德里达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意义在语言符号的差异中不断推迟和扩散的过程1。

- 互文本性:强调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影响的关系,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在与其他文本的关联中产生意义的1。

# 主要著作

- 《论文字学》(1967年)

- 《声音与现象》(1967年)

- 《书写与差异》(1967年)

- 《散播》(1972年)

- 《哲学的边缘》(1972年)

- 《立场》(1972年)

- 《丧钟》(1974年)

- 《人的目的》(1980年)

-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起源问题》(1990年)

- 《马克思的幽灵》(1993年)

- 《与勒维纳斯永别》(1997年)

- 《文学行动》2

德里达的思想对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解构主义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批判视角。


数据包号:2002-0384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小说家
  •   陶琴薰(1921年-1978年),湖北黄冈人,是陶希圣的次女。以下是关于她的一些主要信息:# 教育背景- 毕业于..

    学者
  •   唐长孺(1911年7月4日—1994年10月14日),江苏吴江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尤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领域..

    历史学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