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2025-04-25 15:56:02 浏览:10次 【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2。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曾作《箕山》《琴台》二诗,为北方文宗赵秉文所嘉赏,因而名震京师,号称“元才子”。

- 科场及仕途: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历任权国史院编修、镇平县令、内乡县令、南阳县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1。

- 金亡被囚: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1。

- 晚年生活: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筑野史亭,潜心著述。

# 主要成就

- 文学创作: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2。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辑有《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1。

- 文学评论:元好问28岁时在《锦机》的基础上完成了著名的《论诗三十首》,对建安至宋的诗歌分辨正伪,主张“以诚为本”来提升诗人的品德修养,在《陶然集诗序》中肯定追琢功夫,强调诗人在吟咏情性的基础上要以诗为专门之业,达到真善美有机统一1。

# 轶事典故

元好问在临终之时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与肯定,而“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一句更是显示了他对自己诗才的极为自信2。

元好问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数据包号:2002-0368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名休,字德隐,一字德远,号禅月大师,是唐末五代前蜀的著名诗僧和画家,出..

    诗人
  •   密勒日巴尊者(1040-1123年),本名闻喜,是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瑜伽修行者、哲学家和诗人2。# 生平经历- 早..

    诗人
  •   鱼玄机,原名鱼幼微,字蕙兰,是晚唐时期的著名女诗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以下是关..

    诗人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