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和著名词人。
生平经历
- 早年求学:秦观自幼聪明过人,喜爱文学,曾拜苏轼为师,深受其影响。
- 科举及第: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 官场生涯: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后迁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因党争遭贬,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等地。
- 晚年生活:元符三年(1100年),秦观被任命为宣德郎,同年在藤州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文学成就
- 诗词创作:秦观是北宋婉约派的重要作家,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词风清新婉丽,情感细腻,以《满庭芳·山抹微云》等作品闻名,被称为“山抹微云君”。其诗作也颇有成就,著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
- 文学影响:秦观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词作被誉为“词心”,以其柔婉精微的写作风格,展现了真实动人的情感世界。
轶事典故
- 秦观与苏轼:秦观与苏轼关系密切,他曾赴徐州拜谒苏轼,两人的交往对秦观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 科举落榜:秦观在前两次科举中落榜,原因在于他缺乏自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遗迹与纪念
- 秦观墓:位于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
- 纪念建筑:秦观生前所到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等。
秦观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