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约640年-约684年),字观光,又称骆临海,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人物生平
- 早年岁月: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咏鹅》据传为其七岁时所作。父亲去世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中度过早年。
- 宦海浮沉:唐高宗显庆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历任武功、长安主簿等职。因直言讽谏,得罪武则天,被贬为临海丞。
- 讨武失败: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为其起草《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曌檄》)。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投江,或说落发为僧。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被誉为初唐绝唱。其诗作辞采华赡,格采华赡,格律谨严,现存各体诗数十首。
- 骈文创作:《讨武曌檄》是其骈文名作,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其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等句广为传诵。
骆宾王以其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