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名休,字德隐,一字德远,号禅月大师,是唐末五代前蜀的著名诗僧和画家,出生于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以下是关于贯休的详细介绍: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贯休7岁出家于兰溪安和寺,15、16岁时诗名已著,远近皆知。
- 云游各地:他曾到访豫章(今江西南昌)、荆州等地,后因得罪荆南节度使成汭,一度被流放黔中。
- 入蜀受封:天复三年(903年),贯休入蜀,受到前蜀高祖王建礼遇,为其建龙华禅院,并获封“禅月大师”。
- 晚年生活:梁乾化二年(912年),贯休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贯休有自编诗集《西岳集》(后改名为《禅月集》),其诗作题材广泛,禅意浓厚,现存诗作一千多首。
- 民间传说:贯休的诗作《杞梁妻》对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使该故事在唐代得以广泛流传。
艺术成就
- 绘画:贯休所绘的十六罗汉像以“胡貌梵相”著称,其画作形象夸张,颇具“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很高声誉。
- 书法:他的草书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被称为“姜体”,其书法作品亦深受赞誉。
贯休以其多方面的才华和在诗、书、画等领域的卓越成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