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1。以下是关于阮籍的详细介绍:
# 人物生平
- 家庭背景: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族父阮武学问渊博,是他的知己兼老师。阮籍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2。
- 入仕经历:初以门荫入仕,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1。在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不与司马氏公开决裂,也不积极合作1。
- 去世:景元四年(263年),阮籍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 主要作品
- 《咏怀八十二首》:这是阮籍的代表作,通过隐晦寓意和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以及对现实的无奈3。
- 《大人先生传》:阐述其哲学观念的作品,比较全面地体现了阮籍的思想1。
# 轶事典故
- 醉酒避亲:司马昭想与阮籍结亲,阮籍为躲避这门亲事,连续60天醉酒不醒,最终使司马昭放弃1。
- 青白眼:阮籍以“青眼”表示喜欢,“白眼”表示讨厌。母亲去世后,嵇康的哥哥嵇喜来吊唁,阮籍因他是礼法之士,便以白眼相待1。
# 后世影响
- 文学影响: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创作五言诗的人,其《咏怀诗》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作家如左思、陶渊明、李白等产生了重大影响2。
- 文化象征:作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代表了魏晋风度的独特魅力,其不拘礼法、崇尚自然的精神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1。
# 纪念地点
- 阮籍墓: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阮籍死后归葬的地方,墓碑立于清乾隆年间1。
- 阮籍衣冠冢:位于南京43中学校园内,1982年被列入第一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
- 阮籍啸台:位于尉氏县县城东部,原“高15丈,阔2丈,有层3楹”,历经多次重修,后在日寇进犯尉氏时被毁,现仅存土台2。
阮籍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鲜明的个性,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和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众多文人,也成为了研究魏晋时期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