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宗(592年-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的后代2。以下是其生平主要事迹:
# 早年经历
- 许敬宗生于杭州新城,少有文名。隋大业年间考中秀才,授淮阳书佐,后在谒者台值班,负责接待和传送文书2。
- 公元618年,隋朝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其父许善心被杀,许敬宗哀求免死,后投奔瓦岗军,担任李密记室,与魏征一起掌管文书2。
# 归顺唐朝
- 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补为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听闻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2。
- 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迁中书舍人。贞观十年(636年),因在长孙皇后服丧期间失礼被贬官,外任洪州司马,后历任给事中、检校黄门侍郎、太子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等职,参与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册封高阳县男1。
-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征讨高句丽,许敬宗因起草诏书得体深受赞赏,中书令岑文本死后,检校中书侍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加银青光禄大夫1。
# 立功武后
-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许敬宗拜礼部尚书。永徽五年(654年),他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官运亨通,迁太子宾客1。
- 显庆元年(656年),许敬宗拜侍中、监修国史,进爵高阳郡公,累迁中书令。他帮助武则天驱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大臣1。
- 龙朔二年(662年),拜右相、光禄大夫头衔,迁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位极人臣1。
# 晚年生活
- 咸亨元年(670年),许敬宗以特进的身份致仕。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八十一,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缪”(后改为“恭”)1。
# 人物评价
许敬宗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议较大的人物。他才华横溢,在文学和政治方面都有建树,但其为人却颇受诟病。他因支持武则天为皇后而获得高官厚禄,也因此被一些人视为奸臣。此外,他在修史过程中存在曲笔现象,为个人利益而篡改历史,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的历史形象。然而,也不能否认他在唐朝政治和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