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瑄
2025-04-27 10:51:23 浏览:410次 【



孙宝瑄(1874~1924),字仲玙,号忘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2。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 家世背景

孙宝瑄出身于仕宦之家,其父孙诒经曾任户部左侍郎,是光绪帝的老师;其兄孙宝琦在晚清时期担任过驻法、驻德公使以及顺天府尹,民国时期曾任国务总理;他的岳父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兄长,曾任两广总督2。

# 个人经历

- 早年:他少时随父在京师读书,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荫生分工部主事,保补员外郎1。

- 甲午战争后:甲午战争期间,与兄孙宝琦等十余名浙籍京官联名上书恭亲王请和,为舆论所垢议。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离京赴沪,同年赴天津上书李鸿章,倡议改革,主张设报馆、兴学堂以启民智。在沪积极参与维新士人集会,为《时务报》撰稿人之一1。

- 庚子年:庚子(1900)中加入中国国会,列名干事。辛丑(1901)二月张园拒俄集会,曾登台演说1。

- 光绪二十八年:返京,因孙宝琦之介结识诸满洲亲贵。在工部升任帮稿行走,又任京师大学堂编书局分纂1。

- 入民国后:曾担任浙海关监督兼宁波交涉员、瓯海关监督兼温州交涉员1。

# 思想主张

- 他主张立宪,反对排满的种族之见,对西方议院与民权有较深入的认识,认为应根据民智水平逐步推进政治变革2。

- 在思想上,他经历了从传统宋学到接受新学的转变,广泛涉猎东、西洋的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科学等领域1。

# 学术成就

孙宝瑄著有《忘山庐诗存》,并自弱冠起坚持写日记,记录了其读书、处事以及对时局的看法,这些日记被整理为《忘山庐日记》《日益斋日记》,成为研究晚清历史的重要史料1。

孙宝瑄以其开明的思想、积极的政治参与以及丰富的学术著述,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人物之一。


数据盘号:9002-0237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祖籍山东省聊..

    作家
  •   刘文典(1889年12月-1958年7月15日),安徽合肥人,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天明、天民等,是现代杰出的文史..

    学者
最新发表
  •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 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Pyotr Leonidovich Kapitsa)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24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