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业(449年2月25日-466年1月1日),小字法师,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第六位皇帝,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子,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2。他在位时间短暂,仅一年多,却因荒淫无道、残暴统治而闻名,被史家称为“前废帝”1。
# 早年经历
- 刘子业出生于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四岁时被立为皇太子1。
- 元嘉三十年(453年),其父刘骏讨伐叛逆的刘劭,刘子业曾被囚禁,险遭杀害,但最终无恙3。
- 大明二年(458年),刘子业住进东宫,期间因性格偏激、行为不端,常受孝武帝训斥2。
# 登基为帝
- 大明八年(464年)闰五月,宋孝武帝去世,刘子业即位,改元永光3。
- 即位后,他诛杀顾命大臣,削弱朝臣权力,如赐死戴法兴、柳元景、刘义恭等,并残害宗室,将叔父们囚禁、侮辱,甚至赐死新安王刘子鸾等1。
# 残暴统治
- 滥杀无辜:刘子业在位期间,随意诛杀大臣、宗室及无辜百姓,朝廷内外人心惶惶3。
- 荒淫无道:他行为放纵,与亲姑姑刘英媚、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等有乱伦之举,还强迫宫女裸奔、举行淫乱聚会等3。
- 侮辱祖先:在太庙前对祖先画像不敬,嘲笑祖父刘义隆晚年被儿子所杀,嫌弃父亲画像未画出酒糟鼻等1。
# 结局
- 景和元年(465年)十一月,因刘子业的残暴统治引发众怒,其叔父湘东王刘彧与亲信等人密谋,利用巫师诱骗刘子业至华林园竹林堂射鬼,趁机将其刺杀,时年十七岁3。
- 刘子业死后,葬于丹阳郡秣陵县南郊坛西,因其暴行,史书对其评价极低,称其“不孝不仁,无人君之相”1。
刘子业的短暂统治,以其残暴荒淫而著称,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其故事也被后世多次提及,作为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