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173年10月14日或176年-190年3月6日),是东汉末年的皇帝,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2。以下是其生平简介:
# 早期经历
- 刘辩出生于洛阳宫,因灵帝之前的皇子均早夭,他被送到道人史子眇家抚养,称为“史侯”2。
- 灵帝偏爱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但刘辩因母亲受宠及舅舅何进权重,成为皇位继承人2。
# 登基为帝
-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去世,刘辩继位,史称少帝,由何太后临朝称制,何进与袁隗辅政2。
# 政治动荡
- 刘辩在位期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宦官与外戚斗争激烈1。
- 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召董卓进京援助,计划泄露后,何进被宦官杀死,刘辩被迫离宫出逃2。
# 被废与去世
- 董卓入京后,废黜刘辩,立刘协为帝(汉献帝),刘辩被降为弘农王2。
- 被废一年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享年十八岁1。
# 历史评价
- 刘辩在位时间短,政权动荡,其个人能力和统治成效难以评价,但他的经历反映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混乱2。
刘辩的一生充满了动荡和悲剧,他的经历是东汉末年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