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1898年5月—1941年3月14日),原名项德隆,湖北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也是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2。
# 人物生平
- 早年经历:项英出生于一个贫苦职员家庭,15岁进入纺织厂当学徒,饱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工头的虐待。五四运动后,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开始向往革命。1920年,他成功发动武汉纺织工人首次罢工1。
- 工人领袖:1922年4月,项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北最早的产业工人党员。他参与组建京汉铁路江岸俱乐部和总工会,领导了“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成为武汉工人阶级公认的领袖之一2。
- 领导苏区:1930年底,项英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职。他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以教育为主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主张,并重视军队政治工作2。
- 南方游击: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等职,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他与陈毅等同志一起,领导赣粤边游击区军民进行艰苦斗争,保存了革命力量和革命火种2。
-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项英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他为新四军的组建积极奔走,呕心沥血,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1。
- 英勇牺牲:1941年1月,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皖南事变中,项英被叛徒杀害,年仅43岁2。
# 人物评价
项英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领导才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及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