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生
2025-04-03 15:10:52 浏览:76次 【




以下是刘鸿生的简介,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而成:

---

 一、个人背景与早年经历

1. 出生与家世  

   刘鸿生(1888-1956),祖籍浙江舟山定海,出生于上海。其父刘克安早逝,家道中落,母亲省吃俭用供其读书。他13岁考入上海圣约翰中学,后升入圣约翰大学,因拒绝成为牧师被开除,但这段经历为其奠定英语基础与商业视野。

2. 商海起步  

   1909年进入英商开平矿务局任推销员,因业绩突出升为买办。一战期间(1914-1918年),利用煤炭差价与运输利润,3年内积累百万两白银财富,从贫寒学子蜕变为“煤炭大王”。

---

 二、创业历程与实业成就

1. 火柴业革新  

   1920年创办鸿生火柴公司,通过技术改进推出“宝塔牌”安全火柴,打破瑞典、日本“洋火”垄断。1929年联合全国52家火柴厂成立同业联合会,以“联夷制夷”策略应对倾销,1933年产品获芝加哥世博会金奖,奠定“火柴大王”地位。

2. 多元化经营  

   横跨煤炭、火柴、水泥、毛纺、金融等领域,创办上海水泥公司、章华毛纺织厂、中国企业银行等,业务覆盖华东、西南及香港,形成庞大商业帝国,被誉为“企业大王”。

3. 抗战与内迁  

   抗战期间在重庆、贵阳等地创办火柴厂、纺织厂等,支持抗日物资供应。1948年遭国民党强制兑换金圆券,损失惨重,企业被孔宋家族控制。

---

 三、教育贡献与家国情怀

1. 创办定海公学  

   1919年捐资23.25万银元创办私立定海公学(今舟山中学),并任董事长,聘请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担任顾问,推动家乡教育发展。后捐建女子中学,整合教育资源,使该校成为浙东名校。

2. 爱国实践  

   - 抗战期间拒绝日方合作,捐助物资支援前线;  

   - 1953年率先申请公私合营,称“社会主义是民族工业的最好途径”;  

   - 1956年企业全部纳入公有制体系,实现“实业报国”理想。

---

 四、社会影响与历史评价

1. 企业家精神  

   其“多元化经营”“用人不拘一格”“联华制夷”等策略成为近代商界典范。曾启用上海滩地痞谢培德管理码头,坚持留用美国博士林天骥研发火柴技术,展现务实与胆识。

2. 纪念与传承  

   - 2006年上海福寿园设立刘鸿生铜像,2024年舟山举办“刘鸿生和中国企业家精神”研讨会,总结其精神内核;  

   - 其孙刘作伟、刘作毅等继承家风,延续教育与公益传统。

---

 五、总结

刘鸿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传奇人物,以“实业救国”为志,从煤炭买办到跨界大亨,始终以教育与爱国为底色。他既懂“与魔鬼打交道”的生存智慧,亦怀“国货必兴”的赤子之心,其人生轨迹折射出近代中国企业家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与崛起。正如其孙所言:“爷爷的微笑里,有对民族复兴的深切期待。”


数据包号:2002-1327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温馨提示:电子版与U盘版一旦发货,概不退款,数据损坏可补发。
 
全部评论
  •   宁高宁,1958年11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管理专家。以下是他的简介:# 教..

    企业家
  •   段永平,196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以下是他的主要经历:# 教育背景- 1978年,考..

    企业家
  •   以下是卢作孚的简介,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而成:---一、生平概览卢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

    企业家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