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
2025-03-28 15:37:36 浏览:402次 【



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是奥地利著名的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也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始人。

# 个人经历

- 早年生活:1905年3月26日,弗兰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贫穷犹太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虔诚的犹太教徒。他15岁时对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学说产生兴趣,开始思考生命意义。

- 学术生涯:16岁给弗洛伊德写信,其文章得到弗洛伊德的赏识。192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925年发表《心理治疗与世界观》。他将精神医疗与哲学结合,探讨意义与价值问题。

- 集中营经历:1939年获美国护照与签证,为照顾父母留在维也纳。1942年与家人被捕,关进集中营,父母、哥哥、妻子均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 战后发展:战后回到维也纳,1947年再婚。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任教,任神经科教授至1971年。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创办奥地利心理治疗协会并任主席,后升任医学院教授至1990年。

# 主要贡献

- 创立意义疗法:认为生命的意义预先存在于个体生命中,可通过寻找发现。焦点放在“人存在的意义”和“人对此存在意义的追寻”,放在患者将要完成的工作与意义中。

- 提出存在挫折:患者在追寻生命意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志受挫,意义治疗的任务在于协助患者找出生命中的意义。

- 著作影响:共出版39部作品,被翻译成34种语言。《活出生命的意义》销量超千万册,获选“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讲述其在集中营的经历和创立的意义疗法。

# 人物评价

- 弗兰克尔以其独特的生命经历和卓越的专业成就,成为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者之一。他创立的意义疗法帮助人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激励着无数人勇敢面对困境,活出生命的价值。


数据盘号:2002-1225
数据详情:可能包含自传、相册、视频、作品等;会随时更新,以客服售前答复为准。
客服专员:yes! 微信号:cd60066
 
全部评论
  •   王清任(1768-1831),名全任,字勋臣,清代直隶玉田(今河北省玉田县)人,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解剖学家4..

    解剖学家
  •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全名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出生于美国..

    心理学家
  •   陆道培(1931年10月30日-2025年4月2日),男,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是中国著名的血液病学和造..

    医学专家
  •   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

    心理学家
最新发表
  •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 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Pyotr Leonidovich Kapitsa)
人生存盘,数据银行
Copyright © 2025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24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