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西溪旅游文化景区旅游攻略
2021-07-20 17:25:55 浏览:1979次 【

图片来源于“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官网



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01
景区概况


西溪景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董永七仙女文化园、西溪古城和海春塔苑。
02
各景点介绍



第一部分:仙—董永七仙女文化园


【石牌坊】

这座古朴典雅的石牌坊,是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的主入口。正中的“天仙缘”三个金色篆体大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言恭达题写。牌坊两侧对联:


天上瑶台 云蒸霞蔚 仙池生紫气

人间东台 海阔天蓝 福地溢黄金


这副对联用通俗的解释就是“有缘有爱有未来 黄海明珠金东台”,也是对民间赞誉“天上瑶台,人间东台”的完美诠释。

走过牌坊进入文化园,转过身可以看到牌坊背面还有一副对联:


孝子贤 仙女情 织就了奇缘故事

民心善 政德显 写不完道义文章


这副对联道出了我们整个文化园的“仙缘”这一主题。仙缘之中既颂扬了中国的孝贤文化,又谱写了一曲爱情壮歌。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领略这段孝子与仙女之间织就的仙缘故事吧。



【思齐轩、董永与七仙女雕塑】

“思齐轩”取义“见贤思齐焉,见不齐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大门两边的楹联:奉亲敬业立身当思德本,守信利人处世毋忘善根。提醒我们为人处世应时刻谨记为善的道德准则。

矗立在前方的是园内的大型主题雕塑《董永与七仙女》,由中国美术学院潘锡柔教授设计。雕塑双人站像,像高6.8米,台高2米,总高8.8米,重近300多吨,总造价近百万元。整座雕塑晶莹洁白,栩栩如生。像中的董永和七仙女面带笑容,洋溢着他们在曹员外家中织成三百匹锦绢工满回家的喜悦。


【董贤祠】

历史上的董孝贤祠位于古运盐河与肝肠河交汇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89年5月,被定为东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江南通志》、清道光《海陵丛刊》均有“董孝子祠在泰州西溪镇,祀汉董永”等记载。当时的西溪古镇隶属泰州,故记载为“董孝子祠在泰州西溪镇”。由于年代久远,历史上的董贤祠我们已无法再见,故建造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景点予以复建。祠内陈设主要讲述了董永的孝行故事。

董孝贤祠,前后两进,砖木结构,建有回廊,总面积200多平方米。中堂是汉董孝子像。董孝子即董永,汉朝时期的人物,是《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主角。董永家境贫寒,幼年丧母,与其父相依为命。父去世后,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安葬老父。上工路上,董永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故事中的女子便是天上的七仙女,因被董永的孝心所感,遂下凡助他。两侧的《董贤赋》和《仙子赋》均为东台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兆龙先生撰写。


东厢房内为国家邮政总局2002年在东台举行董永七仙女邮票首发式时发行的五枚邮票影印件,展现了董永和七仙女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分别是:孝心感天、下凡结缘、织锦赎身、满工还家、天地同心。

西厢房内通过浮雕和书画的形式,讲述董永卖身葬父,以及他与七仙女相遇、相恋的过程。


【曹家大院、缫丝井】

据明代《西溪镇志》记载:“汉孝子董永,家贫挈父来兹依曹长者。”曹长者为汉时西溪镇六十四巨富之首,其府第称为曹家大院。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后就要在曹家作佣三年。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去曹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如成,便将董永的长工期限由三年改为百日,否则将三年改为六年。借助神力,七仙女果真一夜织就十匹锦缎。缫丝井就是当年七仙女取水织锦的地方。


【浮雕长廊】

浮雕长廊由12幅画面组成,生动演绎了东台版本的“董永传说”,是全园的一个亮点。董永不仅仅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而是有史可查的二十四孝之一,古代人民为了颂扬其孝行,将他的生平演变成神话,源远流长。


【辞郎河】

“辞郎”,顾名思义,就是辞别郎君之意。这里是董永和七仙女依依惜别的地方。相传七仙女下凡百日期满,天帝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抓回天庭。董永闻讯后,拼命追赶。为使董永免遭天兵天将加害,七仙女在空中拔金钗向地面划出一条河,阻挡住追赶的董永,一条河挡住董永来路,夫妻二人在河边哭得难舍难分。这条河便是“辞郎河”,河上架起的这座桥就叫“辞郎桥”。明代吏部尚书储罐曾有诗曰:“辞郎复辞郎,乃在河之浒,仙人亦有情,能不别离苦。”


【东鞋庄、西鞋庄】

辞郎河两岸各有一庄,唤名东鞋庄、西鞋庄。当年七仙女被玉皇大帝强逼回天宫,董永追至河边,只拉住七仙女的裙裾。七仙女有意将绣花鞋蹬脱留给董永,鞋从云中落下,分落辞郎河两岸,遂成两庄。西侧为西鞋庄,东侧为东鞋庄,后合称为双鞋庄。


【摹云阁、凤凰池和凤凰桥】

据说七仙女被天兵天将捉回天宫时,放心不下人间的董永,曾在此处摸云下看,后人为纪念此处,故建摹云阁。摹云阁前面这一汪泓水便是凤凰池。传说当年王母娘娘的七位女儿经常在凤凰池沐浴,仙女们从天上翩翩而下,落脚的桥就被人们称为凤凰桥。


【舍子头】

舍子头是“董永传说”中的古遗址。七仙女被抓回天庭受尽折磨,第二年生得一子,玉帝难容,她只好忍痛把儿子送到十八里河口的老槐树下,并托梦嘱咐董永领子。放孩子的地方由此得名“舍子头”。董永见到儿子,更加思念七仙女,天天来到老槐树旁远眺,遥望天空,殷切期盼妻子回归,全家团聚。


【“天上人间”照壁】

摹云广场,又叫照壁广场。广场中间最为醒目的便是绘有“天上人间”大型浮雕壁画的大照壁。壁画浮雕高3米,宽9米,汉白玉材质,由江苏省美协会员、东台籍画师戴友生设计,福建惠安民间雕刻大师操刀刻制而成。

壁画的创作力争广角、立体地表现“董永七仙女”故事的美好瞬间。老槐树下、凤凰池边、缫丝井旁,无不透露着董永与七仙女的恩恩爱爱。细看之下,我们还可以发现,荷花掩映下的两只鸳鸯逍遥自在,传递着百年好合的美好祝愿;隐在树干之中的土地公公面带微笑,表达着成人之美后的无比喜悦;天庭六仙女载歌载舞飘然而至,为之祝福;八字桥畔,仙鹤冲天而上,带着董永七仙女的问候,迎接众仙女姐姐,整个画面体现的是一种天上人间的完美和谐。

向南走我们还可以看到浮雕背面,深黑色的青石上,镌刻着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题写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八个金黄色大字。周老是我们东台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耳熟能详的歌曲都是出自周老之手。大家看照壁上的八个大字灵动潇洒,苍劲有力,与“天上人间”浮雕浑然一体。


第二部分:贤—西溪古城

【西溪古城北广场】

西溪古城主要通过打造文化展示区、精品餐饮区、旅游购物区、休闲养生区和特色驿栈区五个特色街区,展示了宋代三宰相在西溪的历史功绩,以及儒家五位圣人的突出贡献。因此,各位游客,到了这里,您不仅可以领略海盐文化、三相文化,还可以通过入住宋代风格的主题客栈,体验穿越,享受古城往昔的坊间生活和田园幽趣。



【西溪展厅】

西溪,古为海隅小镇,东濒浩瀚黄海,西襟广袤湿地,建立于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距今有2130多年的历史。正如百岁老人夏征农题词:千年古镇,东台之根。西溪展厅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人文西溪”,展示西溪的地灵人杰,底蕴丰厚。

西汉设镇时,西溪东濒黄海,南望海安镇(今海安县),西临海陵县(今泰州)。在这片土地上,演绎了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矗立着由唐代尉迟敬德监造的海春轩塔,出现了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泰山寺。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西溪的古桥—八字桥。八字桥为单孔拱形二座桥,用青砖砌成,青灰色调,古朴厚重,桥栏造型简洁端庄,至今结构完好。八字桥较浙江嘉兴的八字桥、昆山周庄的双桥分别早建100多年和200多年。相传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时年33岁的范仲淹到西溪任盐官,他看到两河三岸的西溪人,在镇内生产生活交通很不方便,为方便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在晏溪河和雄河上建设了这“八字桥”。


西溪历史上最出名的是三宰相。北宋真宗至仁宗(1000-1028)年间,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先后在西溪盐仓为官。他们勤理盐政,体恤民生,肇兴教育,修筑长堤,在西溪留下读书上进的良俗,忧国忧民的情怀。自晏殊、范仲淹在西溪修建书院,播下读书种子后,西溪人才辈出。元代,朱益明、朱景;明代,扬州评话之祖师柳敬亭;清代民间画家朱进贤;民国时期雕刻家曹俊鹏,皆出自西溪。

第二部分为“盐农西溪”,再现西溪以盐为业经济繁盛的发展脉络。

本部分以十幅图片组构而成。这幅是西溪先民奔赴海边煮盐图。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吴王刘濞在封国古扬州组织天下亡命,东煮海水为盐,免征赋税,从者甚众。西溪一带地势高而平阔,有可以筑室煮盐的避潮高墩,有生生不息的滩涂茅草,因此西溪成为煮海为盐者的聚居之地。刘濞号召煮海后79年,西溪成为海陵县的建制镇,1700多年的盐业史由此开端。随后出现了富人聚居的64户人家“八八垛”。


西溪被誉为“天下盐仓”。这幅西溪盐仓的印章,是北宋朝廷发给西溪盐仓监当官的铜印。印为宫廷篆体,文曰“泰州西溪镇茶盐酒税务玉讫”,记录西溪盐仓既监盐又监茶管酒的史实,映出西溪茶道馨香酒业醇香的繁华景象。

随着盐业兴盛,西溪古镇街市日渐繁华,商家富室建房筑院,砖瓦需求与日俱增,窑业生产便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应运而生。这幅就是手工窑业生产图。

第三部分为“美韵西溪”,展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各个板块的美景。

在这里,汉代风情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唐代风物的海春轩塔,宋代风韵的晏溪书院,明代风格的泰山寺庙,清代风景的犁木长街,当代风光的西溪植物园,两千年建筑风格与文化底蕴聚于一区,美不胜收。


第一板块是孝子仙缘,展现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的风采。文化园占地10万平方米,以仙缘主线,演绎了在西溪已流传2000年的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佳话。2006年5月30日,东台市《董永传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组图片展现的正是园内所设的董孝贤祠、曹家大院、浮雕长廊、十八里亭、老槐树、金钗井、双鞋庄、摹云阁等各处文化景点。

第二板块为瀛廛风光,展现的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西溪古城的盛况。大家看,主城楼上钟鼓城墙,古郡气象,透出宋代建筑的高大巍峨,端庄凝重。三相阁方正高耸,气势非凡。晏溪书院,精巧雅致,传授着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


第三板块是佛家禅境,展现了海春轩塔的风貌。海春塔苑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春轩塔、江苏省重点寺庙—泰山寺为核心,分片部署参禅礼佛区、体验提升区、智山慧海区等景点,打造西溪静修养生的佛家圣境。


第四板块是古镇水韵,重现了梨木街的旧貌。犁木街保护规划东起通圣桥,西至八字桥,总长600米。再现了老街上的盐仓监衙门、胡源泰茶庄,突出八字桥、草庵堂、城隍庙等文化景观,凸显犁木街海盐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民俗文化的特殊魅力。

第五板块为诗意田畴,反映了西溪植物园的乡村野趣。植物园在西溪古城北侧2公里,总面积2300亩,已定为江苏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江苏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四星级乡村旅游点,是旅游业的一道特色景观。



【三相阁】

北宋时期,先后有三位盐官自西溪入朝为相,分别是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

三宰相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范仲淹了。请看正前方的这副对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描述范仲淹三次被朝廷贬官降职,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洁情怀,修筑范公堤,为百姓谋福祉。

进入三相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相在西溪的简介:吕夷简1000-1006年在西溪任盐官,晏殊1010-1013年在西溪兼职,范仲淹1021-1026年在西溪任盐仓监。


按照从时间上由近及远的原则,我们从右边进入,首先可以看到展墙上通过十二个专题讲述范仲淹的生平。这其中的“奏请筑堤”和左边这面“范仲淹修筑范公堤?浮雕讲述的是同一件事情。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彼时的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提议得到批准后,范仲淹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溪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晏殊的生平通过十个专题进行介绍,其中他在西溪最大的功绩是办学兴教。1010年,晏殊被北宋朝廷任命为西溪盐官。这时正逢北宋的第一次兴学运动,晏殊以兴学育才为己任,在西溪创建了西溪书院,亲自讲学授课,办学提倡“明体达用”,慕名前来听他讲学者络绎不绝。据说宋真宗非常器重晏殊,曾将他的办学做法推行全国。对面的浮雕就是当年晏殊在西溪书院读书的场景。


最后介绍的吕夷简,也是三相中最早到西溪任职的,展墙通过8个专题来介绍他。夷简在西溪任官时,算是爱民好官,当时西溪人家都种植牡丹花,吕夷简到任后受其感染,也植牡丹一株,聊以自慰。他围以朱栏,悉心呵护,竟然花开百朵,成为海滨盛事。吕夷简月下看花,情不能已,当即赋《咏牡丹》一首:“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王侯家?”吕夷简以花自喻,其怀才不遇之情溢于言表。吕夷简离任后,西溪人专门修建“牡丹亭”,刻其诗以为纪念。左面浮雕就是吕夷简在西溪种植牡丹,赏花的场景。

三相阁二楼布置的是三宰相的诗词。



【晏溪书院】

晏溪书院是由三相之一的晏殊所创建的西溪书院。西溪书院比泰州知州陈垓创建的安定书院早220年,是江苏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后人为了纪念晏殊改名为晏溪书院。整个书院,布局方正,文韵浓厚,由一楼的主展厅、文正阁、棋轩、琴轩和二楼的国学讲堂、书画轩等组合而成。

进入古老的书院。首先,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是“公羊传经、司马记史”,指的是《公羊传》经义和司马迁的《史记》;下联为“白虎论德、雕龙文心”,指的是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和南齐刘勰的《文心雕龙》。一副对联道出了中国国学中诗书礼乐的学术科名和几部名著。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主展厅门口。外面的一副长联,长6.8米,上书“与天地神鬼日月合其德,恩纪金鱼,大哉夫子;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祥呈玉燕,允矣斯文”,表达了历代古人对孔子的尊崇和礼赞,是江苏省内最长的对联匾额。中间的一副长联:“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德参天地,道贯古今,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大成”,说的是孔子赞颂尧舜、删定《诗经》、选编《尚书》、修订《论语》,复初礼仪,及其论著《论语》,集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之大成,为历代君民文武设计出为政做人的理论指南。


展厅正面展示的是五位学术圣人的塑像。正中间是孔子的塑像。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塑像的右边第一尊是曾子像。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被后人尊为“宗圣”。“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他提出来的。


孔子塑像的右边第二尊是子思像。子思,姓孔名伋,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他是战国初期哲学家,《礼记》中的《中庸》即他所著。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孔子塑像的左边第一尊是颜子像。颜子,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早卒,只有31岁。颜回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他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甘于清贫,一心学习,品德高尚,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被称为“复圣”。

孔子塑像的左边第二尊孟子像。孟子,名轲,邹城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整个大塑像左边以六张图介绍了孔子一生中六个重要的节点,分别是布衣孔子三十而立像,孔母教子图,孔子任“乘田”吏放牧图,鲁齐夹谷之会,孔子以礼斥齐景公图,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侍坐图,晚年喜《易》,韦编三绝图等。尤其是最后一张图,对我们后世治学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大塑像的右边介绍五位圣人中的其他四位,简要情况刚刚已作了介绍,一会在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再细赏。


南边介绍的是四书和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第三部分:佛—海春塔苑

【泰山寺】

泰山寺是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江苏省名寺之一,始建于北宋仁宗嘉祐年间,距今千年,很早就闻名于大江南北。为什么叫泰山寺呢?西溪与“五岳独尊”的泰山有什么关系吗?这里有一个故事。北宋年间,在泰山封禅祭祀完毕的真宗皇帝游兴大发,浩荡东行,来到了黄海之滨,临海的东台西溪古镇上,突遇潮涨,命悬一线,避之于这座当时的小庙中,安然脱险,龙颜大悦。当即册封此座寺庙为泰山护国禅寺,册封庙里护驾有功的水神,为“碧霞元君”。由此,享受皇家恩典的这座小庙,也拉开了大兴土木的序幕。鼎盛时期,这里建成一寺五庙,九十九间半,领江淮佛刹之首。然而,千百年来,这座古老的佛刹在历史的长河中,遭遇了一曲曲悲欢离合。历经多次的毁坏重建,重建毁坏。原先恢宏巍峨的寺庙群,如今已消失过半,只剩下原有规模的一半甚至不到。目前,寺内藏有汉代石刻佛像、隋代大刀、唐代方天画戟、古石狮、古山门石刻等众多文物古迹。

泰山寺的建筑整体造型好似一条龙,通圣桥是龙舌头,石牌坊是龙额头,山门前两口明代古井是龙眼睛,宋代双狮是龙的角,后面中轴上四座大殿是龙的身体,天妃山后一条弯弯曲曲的五爪河,就是龙的爪子。因此,这里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来泰山寺烧香心诚则灵,有求必应。


【通圣桥】

通圣桥,意为通往圣贤之道。通圣桥的取名,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的精华。为了保护好通圣桥,2009年在通圣桥东西两侧新建了两座仿古拱桥,用于通车和行人,取名通贤桥、通善桥。


【石牌坊】

作为“龙额头”的石雕牌坊,是清乾隆时建造,雕刻精湛,造型典雅。中门额上书“碧霞灵迹,”左门“雄分海岱”,右门“泽遍江淮”,八个字形象概括了碧霞元君能调度山山水水,救助众生的能力。


【山门】

进入三门殿内两旁各有一金刚,他们是警卫佛的夜叉神,因为他们手拿金刚杵,所以又叫“执金刚”。在这里要说一下寺庙中供奉对象的等级,最高一级是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次一级是菩萨;再次一级是罗汉;更次一级是护法天神。而我们经常提到的金刚却不属于任何一个级别,所谓的金刚,就是指金刚力士,是佛旁边拿着金刚杵的侍从。


【天王殿】

天王殿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也就是弥勒佛,据佛经上讲,释迦在世时,弥勒在旁听法,所以他是释迦的继承人,又称为未来之佛。两边是四大天王,弥勒佛背面是韦驮,手持金刚降魔杵,触地而立,表示有能力摧邪辅正、除魔卫道。



【大雄宝殿】

走进大雄宝殿,首先看到的是供奉的三座释迦牟尼像,中间的双手交叉,置于腿上;左边的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右边的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一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两边是十八罗汉的佛像。背面是文殊普贤的雕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碧霞宫】

拾级登上天妃山,我们来看一下重建后的碧霞宫。整个宫殿,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绿瓦黄墙,金碧辉煌。殿内三尊碧霞元君像,慈眉善目,锦衣绣带,神采奕奕。登上楼梯,我们可以在二楼看到阿弥陀佛像、千手观音像和地藏菩萨像。在碧霞宫的后面是龙王殿,供奉的是龙王,祈祷风调雨顺。


【莲花广场、放生池】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这里就是莲花广场。相传,莲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玉姬的化身。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的怡然,让玉姬动了凡心。她逃出天宫来到人间,流连忘归。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淤泥,责她蒙垢尘埃,永世不得再登南天”。而脱离了专制天条网罟的她,在黑暗的诅咒中忍辱匍匐,默默度过无望的人生。她的灵魂在苦难中求得涅槃,向无尽的苍穹骄傲地仰示自己绝色的脸庞。从此,人间多了一种既出世又入世,有着至丽至美、至柔至刚生命之魂的玉肌水灵的鲜花。

自古谦谦君子无不以莲自勉,人们称道它“国色天香不自夸,蓬荜生辉静无哗”。在与莲花零距离的接触中,大家可以深切感受到莲花的精神与神韵。祝愿大家能在轻松的游览中,像莲花从污泥中脱颖而出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抛掉,寻到心中净土,找到快乐的根本。


泰山寺南大门前的桥下的那个池,就是放生池了,池中莲花摇曳,荷风送爽。放生池古遗址位于天妃山下,是泰山寺历代方丈主持放生法会的水池,古放生池内自由生活着许多吉祥鱼类和长寿龟,它是信众祈福求寿的吉祥之星。每逢节日,信众都会在池中放生,据说,曾经有一次放生的时候,人们一边放生,法师一边念佛,突然彩虹当空,祥云缭绕,人们无不称奇。


【广福禅寺、紫竹精舍】

根据清康熙《东台县志》记载:早在东汉章帝(公元76-87年)间,西溪就建成承福院。南宋绍兴年间,更名广福寺延续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民间对各种神灵祭祀活动相当普遍。每逢九九重阳节这天,信众来到广福寺吃素斋,喝菊花酒,登高览胜,乞求生子,避祸驱邪,健身去病,卜问吉凶,攘除水旱之灾,乞求丰收年景等活动。如今,广福寺还延续九九重阳登高这样一个传统习俗。

广福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地藏殿,观音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等建筑。从这些白墙栗柱、黛瓦青砖,流线墙裙,造型简洁饱满的汉代建设风格来看,广福寺是佛教早期传入苏北,南下北上的源泉,是佛教文化的发祥地。


广福寺后的紫竹精舍又名三昧佛学院,您如果对佛教教义非常感兴趣,可以抽出几天时间来这里清修。



【海春轩塔】

海春轩塔坐落在东台市西溪泰山护国禅寺之西海沟河畔,迄今已有1380余年,是江苏省第一古塔,民间俗称“西溪宝塔”。

海春轩塔初名为“孝母塔”。相传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幼时随母逃难曾经过西溪。那时,西溪为海边渔村,渔民出海捕鱼,每遇浓雾或风浪,便有海难发生。每当此时,海滩上老弱妇孺,哭声一片,十分凄惨。尉迟母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见此情景,总是泪流满面,但又无力相助,只好嘱咐尉迟敬德:“今后如有出头之日,定要在这里建造灯塔,方便渔民出海之时辨识方向,少出人命事故。”尉迟敬德跪拜答道:“孩儿谨遵母命,铭刻在心。”后来,尉迟敬德果然出人头地,辅佐李世民开创了大唐基业。发迹后的尉迟敬德,没有忘记幼年的遭遇,牢记母亲的嘱咐。他奏请唐太宗李世民,在西溪建塔,太宗准奏。所以西溪百姓又称此塔为“孝母塔”、“尉迟塔”。


之后,唐代的官员李承曾在这里兴筑捍海堰,当地盐监官署,为给来往客商歇脚躲雨,遂于宝塔一侧搭建一座连接广福寺的长廊,称之为“轩”,轩中可眺览大海春潮。

此塔建成之后,给沿海渔民带来莫大的福音。西溪也因海产丰盛而更加繁荣,每年春季鱼汛,海鲜大量上市,南北客商云集西溪,热闹非凡。李承观赏宝塔和集市后,认为原有众多的塔名已不能体现春回西溪渔盐兴旺之特色,于是便将它改名为“海春轩塔”,并吟诗一首:“东筑点将台,西有溪通淮,海轩春潮旺,皆由此塔来。”

此塔七级八面,高约21米,底层直径7.2米,全部砖瓦结构,每层每面,皆有神龛供奉神像。塔内中空无梯,但从塔内壁残留的数层支撑楼板的叠砖可看出,该塔始建时期塔内应设有楼板可以攀登的,无地基,建筑在泥地上,屡遭地震和水灾,仍巍然屹立如初。塔的宝顶为铜葫芦,用“锋火铜”铸成,随着日照光线不同,能变幻成七种色彩。


2004年8月4日,正在修缮海春轩塔的施工人员发现,在塔顶铁覆盖揭开后,眼前的海春轩塔塔身竟是两层,在现有的塔身内还砌着一座工艺水平更为精良、用料更为讲究的塔身。所用砖材料亦为青砖,结构紧密,砖间几乎无缝,砌砖所用材料为纯糯米汁,双层塔身从二层以上的每处佛龛内清晰可见。这为海春轩塔更增添了一道神奇的色彩,供游客们遐思。



  • 交通

  • 自驾游线路:
    线路1:上海方向游客 沿海高速(东台出口)→开放大道→惠阳路→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线路2:南京方向游客 盐靖高速(兴化出口)→S333→西环路→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 公交线路:
    3路 东台汽车站→泰山寺站(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7路 东台火车站→董永七仙女文化园(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12路 东台火车站→董永七仙女文化园(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15路 东台火车站→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 门票

  • 普通票:海春轩塔20人民币/董永七仙女文化园30人民币/景区综合门票40人民币/观光车(位)10人民币/观光车(车)60人民币/导游讲解服务8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 tips:
    西溪古城免费
  • 开放时间

  • 07:00-22:00(西溪古城),07:00-22:00(西溪影视创客中心),09:00-17:00(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海春塔苑),06:00-22:00(西溪植物园)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 电话
    0515-69969210

  • 网址
    http://www.dtxxjq_com/



全部评论
  •   在新疆喀什不仅有一大批的知名的旅游景区,其实还有一座非常低调的湖泊:白沙湖,它是曾入围“神奇西北100..

    新疆旅游
  •   南通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是南通年代较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它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三..

    南通旅游
  •   白云深处“森林氧吧”桐庐白云源风景区免费唤“亲”来清心换肺到“森林氧吧”桐庐白云源风景区走走吧!竭诚..

    杭州旅游
活动光线,欢乐之声
Copyright © 2023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