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1907年—2001年10月22日),号念观,文天祥后人,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原国民党中将、原全国政协委员1。以下是其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与革命活动
- 文强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地主官僚家庭,父亲文振之曾参加辛亥革命,他自幼接触进步革命思想。
- 1924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5年到广州后由周恩来介绍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大队第二队学习1。
- 北伐战争前夕,文强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大队当宣传员,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炮兵营指导员,8月到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
- 1930年10月后,先后担任四川省委委员、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川东特委书记等职1。
# 加入军统与抗战时期
- 1931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出狱后被开除党籍,后加入军统1。
- 1936年秋在国民党军总参谋长程潜的帮助下,转调国民党军队参谋本部任上校参谋1。
- 抗战期间,文强从事收集日军情报、策务等工作,为抗战做出了一定贡献。如1940年豫湘桂战役期间,他率领人员炸毁桥梁、埋设地雷,有效迟滞了日军进攻1。
# 解放战争与战犯生涯
- 1948年9月,文强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前方指挥所副参谋长,在淮海战役中被俘。
- 被俘后,先后被关押在华东野战军设在山东益都和白滩头的“解放军官教导团”及北京功德林监狱等地接受改造,因拒绝写悔过书等原因,直到1975年3月才获得特赦2。
# 特赦后的生活
- 特赦后,文强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职委员,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为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做出了贡献2。
- 2001年10月22日,文强以94岁高龄辞世,结束了他历经坎坷富有传奇的一生1。
文强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转变,从早期的革命者到军统特务,再到战犯和被特赦后的政协委员,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