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是一位英国数学物理学家和哲学家,1931年8月8日出生于英国科尔切斯特,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以及牛津大学劳斯·鲍尔数学系荣休教授2。
# 教育背景
- 1952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数学一等学位。
- 1957年获得剑桥大学几何数学博士学位1。
# 职业生涯
- 1964年至1973年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任教。
- 1972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 1973年至1998年任牛津大学劳斯·鲍尔数学系教授。
- 1983年至1987年任职于莱斯大学。
- 1994年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爵位。
- 1998年退休,成为牛津大学劳斯·鲍尔数学系荣休教授,同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2000年被英国女王授予功绩勋章,被封为爵士。
- 2008年获得科普利奖章。
- 20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
# 主要成就
- 黑洞奇点研究:与斯蒂芬·霍金共同证明了黑洞中所有物质都将坍缩进奇点,奇点是空间中的一个几何点,物质质量被无限压缩,密度接近无穷大,体积接近零1。
- 扭量理论:1967年发明,将闵可夫斯基空间中的几何物体映射到4维复数空间1。
- 宇宙监督假设:1969年提出,认为宇宙会阻止我们了解奇点(如黑洞)内部的不可预测性1。
- 彭罗斯镶嵌:1974年发现,能以两种砖片非周期性地铺满整个平面1。
# 学术观点
- 认为人工智能无法拥有意识,基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AI只能遵循预设规则,无法超越算法局限2。
- 与哈默洛夫教授共同提出“调谐客观还原论”,试图将意识、灵魂与量子物理学原理相结合1。
# 著作作品
- 1998年出版《皇帝新脑》1。
- 2004年出版《通向实在之路:宇宙法则的完全指南》1。
罗杰·彭罗斯的研究兴趣广泛,涵盖数学、物理、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等领域,他的工作对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宇宙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