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起源与传说
2021-07-22 10:43:30 浏览:866次 【

关于七夕,我们大部分人认未它起源于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而来,也是中国现代传统的“情人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在汉代之前,七夕节就已经出现,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接下来我给大家追溯一下七夕起源。

01七夕起源

  关于七夕最早的记载来自于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书中记录了汉朝过七夕的盛况:“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朝的宫女们经常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在宫里进行缝衣服大赛,看看谁缝的针线又快又好,谁就是冠军。而宫里风靡之后,民间也纷纷模仿和效仿。所以说古代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情爱并没有任何关联,仅仅是女红的技能大比拼,这种风俗也叫做“乞巧”,即乞求心灵手巧、蕙质兰心。

  这么说,七夕跟牛郎织女扯不上任何关系,可为什么七夕又因为牛郎织女流传下来呢?这也是有渊源的。

  这是因为民间流传织女最初是织布的,而且姿色出众、心灵手巧。而牛郎和织女又是在七月七日这一天在鹊桥相会的,所以就七夕就与爱情有了相关性。这是七夕的起源以及民间对于爱情的美好期待与向往,所以就有了关于“七夕节”爱情传说的延伸。



02 细说七夕

  古时候历代七夕虽然经过演变和更迭,但主要内容还是女人与女人之间关于女红的比拼,而并不是女子和男子约会的节日,理由有三个:

  ①古代的七夕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她们各自穿上漂亮衣服和小姐妹聚会,相互切磋女红技巧,甚至是玩耍;

  ②受儒家思想“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女性出门都会受到很大的约束,所以更不可能与异性交往;

  ③古代的“七夕”更像是“闺蜜节”或者说是“女光棍节“,因为彼此关联的都是单身女性。

  这么说来,难道古人就没有爱情了吗?其实古人虽然刻板和死板,但也是有谈情说爱的节日。比如说:我们现在过的“元宵节”,就是古人的“上元节”,也是古人谈情说爱的日子。这是因为:每年的“上元节”,各地都会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晚上都会出门来灯下赏月,也只有这一天大家可以随便出来赏灯逛街,没有太多禁忌。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平时只能呆在家里二门不迈,唯有“上元节”女性可以随意出门。

  宋代诗人辛弃疾就写过一首“上元节”夜晚场景的诗词《生查子·元夕》,里边的经典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是描写“上元节”男女幽会,谈情说爱的情景。而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也是在“上元节”这一天晚上遇到她心仪的男子昆仑奴。这也充分说明了“上元节”是男女相会的时间节点。综上,“上元节”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元宵节”,它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起源,而七夕仅仅只是民间逐渐流传下来的节日,并非七夕起源。


03 古人的婚恋观演变历程

  古代因为医学条件不发达和生活条件的局限,所以古人寿命非常短,从而在14-15岁便选择结婚,而且在古代,官方对于最晚结婚年龄是有规定的。

  据《礼记》记载:“男三十、女二十而无夫家者,皆过时不嫁娶者,媒氏会合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男方到了三十,女方到了二十还未婚配,那么官方就会强制帮助你成婚,当事人不得抗议,必须服从。

  而到了汉朝,官方将女子最晚结婚年龄降低到十五岁,而有意思的是官方规定如果女子到了十五岁没有嫁人,还要加倍征税。汉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子若是十五岁了还未嫁人,要加倍征税,一直征到三十岁。如果三十岁还未嫁出去,那么官方就“放弃治疗”了。这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古代社会的现实情况。杨树达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记载:汉代普遍的结婚年龄是男子十五到十六岁,而女子结婚年龄通常是十三岁到十四岁。

  只不过到了宋朝,不同于唐朝官方规定的男子十五岁以上,女子十三岁以上进行婚配,而是有了新的演变,虽然形势上依旧延续了唐朝的婚姻规定,但女子实际结婚年龄却晚了3-5年,据宋朝《墓志铭》记载:女子平均结婚年龄为17.67岁,大部分在17-19岁之间。宋代女子普遍晚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宋朝比较繁华,思想相对也开明了,除了结婚还有其它事可做;二是因为宋代开始彩礼和嫁妆都已经很昂贵了。这两点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结婚年龄稍微延迟。从这点来看,宋朝婚恋观已经向近现代靠拢,毕竟经济和文化双重繁荣是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以及意识。换句话说,只要经济基础好,只要人们更注重知识的学习、有事业可以追逐,就不会整天盯着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你怎么还不结婚?越有事可做,越忙碌,反而这些婚姻大事都会看得淡一些。

  明清时代延续了宋朝的婚恋观,据明朝人黄佐在《泰泉乡礼》中记载:“凡男女婚嫁以时,男子为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谓之先时。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谓之过时。”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明朝男子结婚大都在16-25岁,女子大多在14-20岁。综上所述:古人的结婚年龄随着朝代而变化,朝代越近,结婚越晚。拿青少年学龄阶段来形容结婚时期:汉朝女子大部分七年级就结婚了,唐代女子大部分七年级或者八年级就结婚了,而在宋、明、清的女子大部分到了高一以后才结婚。


04 古人婚姻演变的特点

  在上古时期,结婚是不难的,无论是群婚制,还是抢婚制,都没有当代一夫一妻制度要求的专一和明晰。在儒家思想下,很少有自由恋爱,大都是“父母之命、媒U之言”。这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保守的主流思想下,未婚男女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古代婚姻大部分都是包办婚姻,换句话说婚前连面有可能都没有见过。

  而古代人求取婚姻并不需要情侣双方出面,只需要媒婆和双方家长就足够了。媒婆把男女双方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大概讲一下,双方父母觉得合适,这段婚姻就算成了。所以说古代人结婚之前大部分都是没碰过面的,全靠媒婆一张嘴的信息传递。那么古人结婚要不要彩礼和嫁妆呢?当然要啦!不仅要彩礼和嫁妆,而且都送的不少。但彩礼主要有三类:一种是“玄缥”,就是用深红和浅红两种颜色组成的衣物;二是“束帛”也就是送五匹长的帛;三是“俪皮”也就是成双的鹿皮。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的彩礼几乎都是实物,都是居家过日子必备用品。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古代社会物资匮乏的表现。

  但是到了宋朝,结婚彩礼越来越厚重,很多人都结不起婚了,这也导致男女相对于前边几个朝代晚婚的原因之一。比如南宋有个叫郑庆一的女子出嫁,嫁妆包括五百亩田地,三十间商铺,还有十万贯铜钱。折算成当代价值得有上亿陪嫁。那么古代嫁女为什么会给这么多嫁妆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补贴家用,让女儿能过得舒服一点,陪嫁多,不仅婚后不受气,财务也会更自由一些;另一方面是因为陪嫁越多,嫁出去的女儿在婆家就会更有地位。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看来结婚都是需要成本的,同时也说明了女子嫁妆越丰厚,就意味着娘家越显赫,同时在婚姻关系中也更处于有利和主导地位。

  05 总结

  通过七夕的起源以及婚恋观的渐次演变,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婚姻形势还是婚姻制度都是阶段性逐渐演变而来的。这种变化除了跟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繁荣有关外,还跟社会的不断认知有关。在不断进步,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世界,认识和开明程度都越来越广阔,也逐渐打破了一些原本的禁锢,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人类文明史和社会演变史的必然,是社会晋级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规律。所以说婚变观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本文转载自知乎,作者:艺麟盛世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_com/p/19723546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部评论
  •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

    节日
活动光线,欢乐之声
Copyright © 2023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