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夕佳山民居游玩攻略
2021-05-25 11:13:30 浏览:1107次 【

夕佳山民居位于宜宾江安县夕佳山境内,始建于明万历40年,清代扩建竣工,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富丽堂皇。古民居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属保存完整、国内罕见的川南古民居。民居四周分布大量桢楠,并群居着上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鹭鸶鸟,形成我国罕见的“天然鹭鸟公园”。

整个民居共有房舍100多间,以正厅为中心,分属18个大小不等的四合院。夕佳山民居布局讲究,门窗雕刻精美,民居周围古木成荫。当地现已利用民居内的厅堂设立了民俗博物馆,再现了历史上川南地区婚丧耕读的系列民俗。

位于江安县城东南18 公里处的夕佳山镇,初建于明万历四十(1612),传说起始为席氏家族所建,名“席家山”。清乾隆年间卖与黄篆庵,黄氏以民居已易主,不应再称原名,于是自己以《离骚》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之意取名为“锡嘉山”,现更名为夕佳山。


民居坐南向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有“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气势。占地6.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6 平方米。房舍123 间,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整个民居,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富丽堂皇;四周古木参天,茂林修竹,白鹭翱翔,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航拍夕佳山



整个民居建筑在四个台基之上,为四合院式,纵深三进,有11个天井。以正门、前厅、堂屋为中轴线向两翼展开,布设有东花园、西花园、后花园,四周是高大的砖砌围墙,并在围墙四角设有护卫碉楼。前厅、天井、堂屋、客厅、厢房、戏台、书院及象征家族地位的双斗桅杆,青瓦褐木,一应俱全。


古色古香的桌、椅、床、柜、窗等无不显现出装饰细节上的考究,体现出庄园主人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追求。


民居垂吊、撑拱与雀替



民居建筑工艺之考究、表现古代民俗风情之完善,堪称川南的“民间建筑化石”和建筑文化史上的“活字典”。民居精湛的木雕艺术,实为我国民间木雕艺术之珍品,是研究明清建筑与人居环境的重要史料。


民居中门叫文魁门,门楣上雕刻着“文魁”二字,传说“文魁”是天上的星宿,是主管人间读书人的功名的神,他的朱笔只要点中了谁,谁就会中状元,所以书香门第都十分敬重他,将其供奉在门楣上以示尊重。


前厅正面朱红色的木板墙,是可以开合的“十四抹、二十八扇”雕花带窗式木门,平时用门栓杠起来作墙,只留中门敞开,供人进出。如遇进出人流量大之时,则打开所有门扇,就形成了一个通畅的大厅。门扇上的雕刻精美、构思巧妙、蕴含丰富、刀法简练、色彩艳丽,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民间的木雕艺术。


民居上客厅



穿过前厅,正前方即是堂屋。堂屋是祭祀、议论重大事情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处所。堂屋的门楣上高挂一块大匾,匾文为“伯仲增辉”,为黄氏的亲友所题赠。堂屋的大门,是传统的“三抹六扇”雕花木门,这是“湖广填川”家庭的标志之一。“三抹六扇”缘出春秋战国的《考工记》一书中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句。


堂屋正上方设置着神龛,神龛上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牌位。这7个字的书写颇有讲究,简而言之,就是“大不顶天,地不离土,君不开口,亲不闭目,师不离币(平肩),位不离人”。


中客厅在堂屋左侧,客厅门楣上挂着一块“三凤联飞”的巨匾。据说,由于黄氏子弟在同一次科考中考取了三名秀才,当时的知县题赠此匾以示祝贺和奖掖。厅内,装饰华丽、陈设古雅;厅外,树影婆娑,芙蓉含笑,透露出主人高华清雅的情趣。


工字厅



戏楼中客厅两边各一道侧门,穿过侧门,便步入宽敞的“工”字厅,工字厅的正前方有一台阶,登上台阶,就是戏台。台前立柱上有一副对联:“移影换形俨然君臣父子,假哭真笑表达离合悲欢”,构思精妙,立意深刻。


上客厅是当年主人接待高贵客人的地方,由三间房屋组成,坐落于花园正中。上客厅右方的沁园内建有一座学馆,是黄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白鹭翱翔



夕佳山民居四周繁茂的古桢楠林里,聚集着成群鹭鸶(俗称白鹤),常年在此山生息繁衍的有7000 余只。有联云:归飞天下雪,栖息腊封山。这种天然奇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夕佳山民居也因此荣获“天然鹭鸟公园”美称。


夕佳山民居是融中国民间建筑、艺术、风水和川南生活习俗于一炉的建筑艺术精华,1988 年,成立“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开设反映川南汉民族生活习俗的民俗展览。

1996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这座民居修建于明万历四十年间,经过清、民国时期的几次大的修葺,至今保存完整,民居的主人是明万历四十年间,由江夏入川的黄氏家族修建,所以这座宅院多处可见湖广填四川移民家庭的标志。关于宅院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种传说,创建人黄应江在始建庄园时,请来的风水先生看了地形后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3个方位均气势宏大,唯宅,后‘玄武’太矮,建议在宅基后垒土造山,以壮玄武,或广植树木,可招吉祥。黄应江听后采纳了这一种建议,在宅后广植桢楠。楠木成林之后,引来群群白鹭安营筑巢,繁衍后代。每逢阳春三月,鹭鸟回归,鸹噪不止,热闹非凡,傍晚,夕阳西照,白鹭回巢,形成千鸟归林的景象,甚为壮观,“夕佳山”因而得名。



     夕佳山民居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城东南18公里处。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经清、民国期间几次较大的修葺,至今保存完整。民居坐南向北,南依安远山脉,北临层层浅丘,有“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气势。占地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房舍123间,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掩映于修竹茂林之中,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整个民居建筑在四个台基之上,为四合院式,纵深三进,有11个天井。以正门、前厅、堂屋为中轴线向两翼展开,布设有东花园、西花园、后花园。民居建筑除固若金汤的围墙和四角的碉楼为石砌外,其余民舍均系悬山穿斗木质结构,青瓦盖顶而成。前厅、天井、堂屋、客厅、厢房、戏台、碉楼及象征家族地位的双斗桅杆,青瓦褐木,一应俱全。古色古香的桌、椅、床、柜、窗等无不显现装饰细节上的考究,又体现出庄园主人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民居建筑工艺之考究、表现古代民俗风情之完善,堪称川南的“民间建筑化石”和建筑文化史上的“活字典”。民居精湛的木雕艺术,实为我国民间木雕艺术之珍品,是研究明代建筑与人居环境的重要史料。以下为民居内主要建筑。

文魁门

         民居中门叫文魁门,门楣上雕刻着“文魁”二字,据传是用来驱邪镇鬼的,鬼见了“文魁”就不敢再往前走了,就被拒之门外了。另一种传说则是“文魁”是天上的星宿,是主管人间读书人的功名的神。他的朱笔只要点中了谁,谁就会中状元,所以书香门第都十分敬重他,将其供奉在门楣上以示尊重。

前厅

         前厅正面朱红色的木板墙,是可以开合的“十四抹、二十八扇”雕花带窗式木门。平时用门栓杠起来作墙,只留中门敞开,供人进出。如遇进出人流量大之时,则打开所有门扇,就形成了一个通畅的大厅。门扇上的雕刻精美、构思巧妙、蕴含丰富、刀法简练、色彩艳丽,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民间的木雕艺术。雕刻内容,一是传统典故。如“渔”、“樵”、“耕”、“读”。“渔”通过两个渔夫钓鱼和放水捉鱼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不要竭泽而渔的哲理;“樵”则以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告诫观者要珍惜友谊,知音难寻;“耕”描绘的大舜耕田,其特别之处在于使用的是大象,而不是牛,这既是农耕有历史的真实再现,又蕴含了“万象更(耕)新”的寓意;“读”用的是梁山伯祝英台梨山功书的典故。“渔”、“樵”、“耕”、“读”体现了主人处世立身的思想。二是吉祥图案,如“双喜临门”、“麒麟吐宝”、“终身吉祥”、“福”、“禄”、“寿”、“喜”等。三是民间传说故事,如“麒麟吐玉书”、“暗八仙”等。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谐音、双关手法表情达意。如“钟声桔羊”,一棵桔子树,树上桂一口钟,树下有一只羊,谐音即是“终身吉祥”、“莲生三戟”,画面上是一朵莲花,花上插着三只戟,即是“连升三级”。前厅正面檐柱上的镂空木雕撑拱,造型巧妙生动,雕艺精湛,既是建筑力学上的支撑,又是美学上不可或缺的装饰。其内容则有“福在眼前”、“俸禄如意”、“松鹤延年”、“欢天喜地”等,寄托了当年主人美好的生活愿望。大厅正前方墙壁上,挂着刘光第所赠的“龙光永榭”匾。匾下是五彩缤纷、构思精巧的“鸡冠罩”。“鸡冠罩”是房屋通道上的装饰构件。这个“鸡冠罩”的图案,中为“百鸟朝凤”,左右各一幅对称的“鱼跃龙门”,然后分别是“野鹿含花”和“鹿鹤通泰”。几幅图案用瓜和藤蔓串在一起,取《诗经.大雅》“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句意,表现了主人希望子孙绵延不绝,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愿望。

堂屋

   穿过前厅,正前方即是堂屋。堂屋是祭祀、议论重大事情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处所,是封建神权、族权、夫权的集中体现地。一般外客、闲杂人、女性特别是孕妇,是不可跨越堂屋门槛的(家中地位最高的女性和拜堂的新娘除外)。堂屋的门楣上高挂一块大匾,匾文为“伯仲增辉”,为黄氏的亲友所题赠。堂屋的大门,是传统的“三抹六扇”雕花木门,这是“湖广填川”家庭的标志之一。“三抹六扇”缘出春秋战国的《考工记》一书中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句。堂屋正上方设置着“神龛”,神龛上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牌位。这7个字的书写颇着讲究,简而言之,就是“大不顶天,地不离土,君不开口,亲不闭目,师不离币,位不离人”。

洞房

   堂屋的左面明间是历代黄老太婆吃斋拜佛的地方,次间是其卧室。当家中有人结婚时,次间是要让出来作洞房的,新人在这里度过半年的燕尔新婚生活之后,搬到其它房间居住。因此,左次间既是地位最高的女性的居室,又是“永远的洞房”。

中客厅

  中客厅在堂屋左侧,这是主人接待中等客人的地方。客厅门楣上挂着一块“三凤联飞”的巨匾。据说,由于黄氏子弟在同一次科考中考取了三名秀才,当时的知县爱才,题赠此匾以示祝贺和奖掖。厅内,装饰华丽、陈设古雅,厅外,树影婆娑,芙蓉含笑,透露出主人高华清雅的情趣。

戏楼

         中客厅两边各一道侧门。穿过侧门,便步入了民居的另一个天地--娱乐区。这宽敞的大厅叫做“工”字厅,因其形似“工”字而得名,平时是通道,有事时则是品茗看戏的场地。左右两边厢房,是高、中等客人的起居室。厢房外,各有一天井,栽花植树,优美而静谧。 工字厅的正前方有一台阶。登上台阶,就是戏台。台前立柱上有一幅对联:“移影换形俨然君臣父子,假哭真笑表达离合悲欢”,构思精妙,立意深刻,无声地向人昭示:这里是戏剧的天地。台口左右华板上雕刻着《白蛇传》中的“船舟借伞”和《西厢记中》的“莺莺听琴”。人物形神毕现,栩栩如生。台前的落地罩精致绝伦,有关专家学者称赞其“集中国民间传统木雕之精华”,自是当之无愧,其雕刻内容,有历史故事,如“黄道州发兵抗清”;有戏剧故事,如“别窑从军”;有的取材于唐诗,如“寻隐者不遇”、“清明诗”等,有民间传说,如“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有的采用谐音、象征手法表现美好的意愿的传统图案,如“挂印封候”、“富贵白头”、“路路通顺”等。

上客厅

        客厅是当年主人接待上等客人的地方,由三间房屋组成,豪华雅致,富丽堂煌,坐落于花园正中。环境恬静清幽,置身其中,会令人油然而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感。门前,左右两株罗汉松青翠挺拨,这是主人信奉佛教的标志,因为相传释迦牟尼是在苦提树和罗汉树下成得“正果”的。

学馆

        上客厅右方的沁园内建有一座学馆,是黄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馆前有一株高大的黄桷兰,花开时节,满园飘香。学馆环境清清净净,芳菲沁人,的确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去处。

                      

开放时间
周一-周五9:00-17:00,周六、周日8:30-17:30








    全部评论
    活动光线,欢乐之声
    Copyright © 2023 CDOO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18434号-4